9月26日上午8时,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2024年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在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工程舫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汇聚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国电力土建领域及高校40余家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包括第二届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陕西省科技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苗长贵、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书记李邦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泉声教授、金峰教授和10名委员,共同探讨“低碳技术与电力土建结构可持续发展”前沿议题。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副校长黄文准、实验室主任傅少君教授、科研处处长赵玉真,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全体教师以及40名研究生、28名本科生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黄文准副校长主持。李邦邦书记致开幕辞,向参会代表表示热情欢迎,向各位学术委员及参会代表长期以来对学校和重点实验室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本次会议既是学校土木水利领域的一次学术盛宴,也是电力建设者们的一件盛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科研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新成果和新发展;并表示学校将继续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各单位的深度合作,协同推进产教科教融合,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效能的教学科研阵地、行业交流平台、服务社会基地。苗长贵一级调研员指出混凝土结构作为电力土建领域的核心结构之一,安全性与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长期效益;实验室要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继续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创新、聚焦绿色发展、深化交流合作,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贡献更大力量。武汉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书记杨旭教授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挂靠单位作了致辞,杨教授回顾了武汉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与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的历史渊源,强调了电力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在推动电力土建结构科技繁荣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武汉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对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的一贯支持,并祝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多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委会及结构专题工作组负责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院长傅少君教授在会上作了结构学组工作报告(2023-2024),回顾了结构专题工作组2023年度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发布了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论文;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展现了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傅少君强调,学院将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突显“匠心精神+艺术素养”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黄文准主持会议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书记李邦邦致开幕辞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挂靠单位
武汉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书记杨旭教授致辞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土建专委会结构专题工作组
组长傅少君教授作工作报告
周创兵院士、金峰、李文伟、杜新喜、张国新、周恒等教授专家
作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工程院院士周创兵教授、清华大学金峰教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李文伟正高级工程师、武汉大学杜新喜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张国新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恒正高级工程师等分别作了“生态文明与新质生产力”“堆石混凝土数智建造构想与初步应用”“高坝混凝土抗裂耐久保障关键技术”“《柔性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要点解读与研究进展”“重力坝坝踵应力研究的几点认识”“西北院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的精彩报告。与会代表们表示,此次会议凝聚了行业智慧,为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探索了创新路径;为推动电力土建行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当日下午,第一届学术委员主任崔鹏院士在线对本届委员会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构成表示肯定并对其未来工作给予厚望。刘泉声教授主持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重点实验室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和2024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肯定了实验室上一年度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对实验室进一步建设给出了建议和意见,形成了会议纪要。
实验室2024年度年会现场
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历程与成果简介:
2016年11月开始筹建;2018年1月,陕西省科技厅正式批准立项建设,2021年10月正式通过验收挂牌,是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批建立的土木工程类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瞄准西部地区复杂环境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与管理等需求,致力于在水工结构工程、隧洞与地下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等领域中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解决陕西省及我国西部地区工程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验室占地面积约4200 m2,设备仪器总价值近4000万元,拥有一批包括工业级混凝土3D打印机、工业CT、核磁共振仪及型号功能齐全的大型三轴、单轴试验机。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8人,流动研究人员9人,其中博士4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
立项建设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奖项11项;获评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4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2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7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图/刘晴晴